有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传说。

James Gray加入微软时,被安排在位于波士顿的微软研究院工作。但是这位数据库天才有些怪僻,他不愿意离开硅谷去波士顿。比尔·盖茨因此在硅谷盖了座别致的小楼,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微软研究中心。James Gray后来贡献卓著,于1998年获得图灵奖。

可这并不是童话传说,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今天54岁的比尔·盖茨所创造的微软帝国,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这样的童话之所以能够发生,微软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天才员工,是因为微软拥有无与伦比的人力资源战略。在微软,人力资本被视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在微软,People Ready不只是他向业界的号召,也是跟自有软件一样率先身体力行的战略举措。在操作层面,微软不仅拥有复杂的人才成长模型,而且共产主义般投入无数资源培养员工;极其注重知识产权的他,却无私地允许员工在全公司范围内分享智慧资产。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拥有无数优秀员工的伟大公司,却让员工很受伤,以至于离职的离职或将离职、原本激情满怀的不再Passion、而把微软当事业的也开始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份工作。这究竟为什么呢?

在企业经营上,微软采用十分稳健的策略,因此具有超强的危机意识,“离破产只有18个月”。这几年微软的行业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有所下降,高级管理层时刻坐立不安,金融危机一来,马上采取紧缩战略,并将裁员作为主要的人力资源举措之一。

不幸,习惯采用先进HR理念、习惯宠爱员工的微软,在裁员的具体操作上却很失败。裁员当然希望裁去那些业绩不佳、被公司高薪养懒的员工,但风声鹤唳时,能力强的员工却主动离开了。而裁员之后,幸存的员工似乎应该心存感激、努力工作,但是不,这些留在公司的员工先是已经担惊受怕了好几个月,然后在不加薪的情况下被迫承担更多的工作,同时在心理上具有负罪感(因为同事和朋友被fire)和缺乏安全感(因为不知哪天也被公司fire)。在这样的情况下,士气如何能够不低落,员工如何能够不受伤呢。

如果正常的紧缩战略下的裁员举措被管理层用作其他手段,例如用作组织结构调整的工具,则无疑是雪上加霜。裁员之后幸存的员工,在压力之余又发现自己位置不知道在哪里,或者是无视个人意愿被放在不喜欢的位置上,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被边缘化到游离组织之外,让人不得不深刻地认识到什么叫螺丝钉、什么叫打工仔,那员工想不受伤也不可能了。

从工作分析来说,这也是必然的。作为十分强调员工自我管理的公司,微软对员工在工作意义、工作责任和工作成果的体验上,是要求相当之高的。这也决定公司对每个员工的潜能激励行之有效。按照工作特征模型,在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反馈性五个核心维度上,微软均付诸努力,使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赋予员工高度责任感,并通过多种反馈使员工了解工作成果。理论上,微软员工在三个关键心理状态上感受很深,工作带来的内在奖励很大,士气、绩效和满足感也很大。然而现在,员工缺乏原本拥有的自主权,内在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对工作产生冷漠感,绩效也差,并因枯燥和厌烦影响身心健康;螺丝钉的挫败感使员工感受不到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因而缺乏成就感;被公司抛弃的感觉和正常的反馈机制的缺失,使工作成果得不到认可,从而也失去责任感……这些问题使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极速下降,不会去想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出现消极怠工、缺勤和离职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作为一家国际公司,在业务和管理上要求全球一致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人们常说的,越是本土的才越是国际的,尤其在中国这个国情因素特别关键的地方,形式上而非本质上要求与global一致,无疑是愚蠢的。但是微软高层始终不懂中国,因此才出现吴士宏、唐峻这样传为笑谈的中国区领导。另一方面,大陆本土经理人又成长太慢,使一些台港人士或ABC长期掌控中国业务,而Tim Chen之后老外又空前增多,这些经理人不要说懂中国,就是去见见中国政府或企业的领导,也太过外交和正式,让人不胜唏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并且出现上述情形,微软的员工越优秀,越无法产生归属感,甚至安全都受到威胁,如何能够不受伤呢。呜呼!人有病,天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