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服务成都某银行时,还不曾想到我与这座休闲之都的后续缘份会有如此持久,但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时常作为案例提起。当时,这家银行出了点小状况,今天看来只是一桩小小的安全事故,行长大人便一声令下,切断了银行与互联网的连接。

今天的银行不会如此愚蠢。电子银行早已是银行的重要独立部门,在银行网站上开设商城(虽然不温不火)也早就成为惯例,而与时俱进的银行则相当程度地掌握了拥抱互联网的真谛,招行微信公众号甚至成为微信客服的成功案例。

然而,银行仍然十分惧怕互联网。以央视评论员钮文新称“余额宝是吸血鬼”为信号、以虚拟信用卡被紧急叫停为标志,银行大佬们裹挟着金融监控部门,开始向互联网金融挥动“大砍刀”。此情此景,与“昆明事件”何其相似乃尔——除了警察不仅不干涉、而且会保护那些手持巨型“大砍刀”的家伙。

银行为什么害怕互联网?有人说,美国是金融大亨绑架政府,而中国是政府绑架金融行业。其实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虽然号称建设服务型政府多年,本质上,中国政府始终是统治型政府,它对金融业谈不上绑架,因为它掌控一切社会资源。所以,银行害怕互联网,从根源上来说,那就是中国构筑GFW的理由。

当然,银行毕竟是商业机构,它害怕互联网,有更现实的原因。中国的怪现象是,欠钱的是大爷、债主是孙子。你把钱存到银行里,你便成了银行的管理对象,它说给多少利息就是多少利息、它说收手续费就收手续费,甚至你把你的钱转给别人,它都要“审批”一下,也不知道权从而来。中国的银行对待客户,就像政府对待草民。如果说,余额宝的后面还是银行,还不会招致所有行业的反对;那么阿里小贷们就开始动银行的奶酪了,只是还受到无法吸纳存款的限制;虚拟信用卡则直接开始威胁银行和银联了……这么好的生意模式,如果让互联网颠覆了,银行岂能甘心!

公平地说,银行虽然永远是保守派,与一些“农民”式的传统行业相比,它还是相当与时俱进的。举例来说,早在大数据概念提出的很多年前,银行便开始大规模建设数据仓库,通过建立客户统一视图,深度挖掘业务发展机会。像那4.5家大银行,基于数据仓库的分析应用多达百余,相当全面地覆盖了金融业务的全价值链环节。

然而互联网揭示出,银行斥巨资建立的信息系统,核心理念已经大大落伍:

  • 评估客户的信用水平,通过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客户的基础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并通过抵押物控制风险,是落后和不准确的,而互联网能够掌握客户的实时交易信息,缺乏互联网基因的银行们,尽管不再拒绝与互联网连接,但仍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互联网的“疯狂”行径。
  • 银行通过专门开发的信贷系统,以复杂的审批流程来审核客户的资金需求,动作迟缓如恐龙,不断损失业务机会,还给腐败留下可趁之机,而互联网模式由于可以定量评估客户的信用与风险,也就能够基本实时地审核客户的信贷要求。
  • 银行通过遍布各地的密集网点来掌握客户,而互联网甚至连客户在哪里都不需要知道,就敢纳客户的存款或给客户发放贷款,这种缺乏安全管控的作法,银行是无法理解的。
  • 银行发放信用卡要遵循“三亲”原则,即对申请人进行亲访、亲签、亲核,可是互联网搞出来的的虚拟信用卡竟然无视发卡主体和信息保护的责任,无视通过互联网行为产生的数据泄露和盗用风险,这无论如何是不能忍受的!
  • 互联网提供了比银行支付更便捷、转账更及时、免费机会更多的金融生活服务,也能提供更简单的理财解决方案,而银行面临互联网的破坏式创新,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质疑和质问,银行及其监管老爹们怎能坐视不管?

互联网代表年轻、创新和不成熟,所以银行怕得有理。作为消费者,你还是听银行的吧,因为它是全心全意为你着想的。正如政府所希望的,我们都是好孩子

internet_fina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