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符合人们对才子的所有想象:出身乡野,卧龙在渊,虽志在天下而静待明公三顾茅庐,当其飞也,则牢记明公重托,把匡复汉室当作毕生誓愿,以超高智商和羽扇纶巾驰骋天下。

但事实上,诸葛亮屡战屡败,实无尺寸之功,纵然“诸葛粉”尽深身之解数替其粉饰,却终于掩盖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命运。

司马懿则不然。他出身太好,很容易被人视为纨绔子弟;他生就狼顾之相,很容易被人想象为不忠不孝;他纵有“忧天下之心”,却总是羁绊太多,从来没有机会像电视剧情节那般“虎啸”……我曾经写过:他能够等待的,只有时机。

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司马懿淘汰了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所有盖世英才,将天下悉数收入司马家。看上去没什么本事的司马懿,究竟是靠着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实现了他的“狼子野心”的?

司马懿依靠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都不会出现神奇的一招。

这句话也可以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诸葛亮天赋极佳,既能发明木牛流马、十发连弩之类超越时代的先进装备,又能将蜀军训练得骁勇善战、以一当十,但是,他缺乏掌控天下局面的资源能力,只能依靠各种奇巧诡计,在局部给敌人“挖坑”,并寄希望于蜀军能够“超水平发挥”,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司马懿则不然,他对局面的整体把握十分完美,每一次的战役都计算得非常到位,而当他算出诸葛亮必死于阵前时,他看上去毫无计策,只有一个字:耗着。

少年以为诸葛亮本事大,智者方知司马懿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在战争之前就运筹帷幄,把兵、情、战、势了解得一清二楚,在战争之前就把可能的隐患消除,并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态势灭敌于无形之中。

所谓“赫赫战功”,一定是发生在自己的力量不足、局势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就像吴国的陆逊,用诈降之术、用偷袭之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立奇迹式的“赫赫战功”。

司马懿是战略大家,见惯了各种大格局,手中也掌握着巨大资源,他当然不会让自己陷入需要“赫赫战功”的险境。把一场战争的胜负依托在创造奇迹,那不叫战争,那叫赌博。诸葛亮要赌博,司马懿坚决不与他对赌,他们的“世纪之战”就这么简单。

其实,就连足球场上也是如此。外行看球,往往非常喜欢守门员特别精彩的扑救,而真正懂球的人评价一个守门员,是看他能否将问题化于无形。伟大的守门员,都是后防线的指挥家,他会观察对手的进攻路线和模式,然后帮助整条后防线做好整体规划,把很多问题消解在无形之中。你看不到他超水平发挥的精彩扑救,是因为他早就杜绝了隐患,根本不需要扑救啊。

学习司马懿第三课

司马懿就是大魏的“守门员”。他给“老板”的承诺是,倘若敌人迈过防线一步,他就提头来见。然后,他就构筑强大的防线,天天在大营里睡大觉,就是不与诸葛亮“赌博”。

看上去,司马懿好“窝囊”啊。手握重兵,把将士们养得白白胖胖的,就是不让他们去打诸葛亮。但司马懿看得清楚:他不需要“赫赫战功”,他只需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司马懿的境界非常非常高,远非不论冷暖成天摇把破扇子装模作样的诸葛亮所及。他永远不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