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迭

作为一代英雄,M决不会单枪匹马作战,他前瞻性地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即使那时“人力资源”一词还没有流行开来。而他最为器重的人才,便是清华大学博士A。

A是出生和成长于D公司所在城市,聪明好学,心怀技术报国理想。在他已经决定毕业留校、假期回老家探亲时,不知什么因缘遇见了M。M是多么善于营销的人啊,A很快被他迷惑住,决意加盟D公司。

不只是M对A有知遇之恩,A对M亦有再造之德。M深知,靠营销术、打价格战,皆非长久之计,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坦荡正途。技术高手A被M重用,实在是情理之中;而A也确实不负M重托,他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很多不可能任务。

人就是这样:越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越是觉得高不可攀。M是把A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他对A的呵护和关爱,从职位上也得到体现:A就像坐火箭,短短几年,从刚毕业的新手,迅速成为D公司史上最年轻的总工程师,又飞速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炙手可热的“红人儿”。

于是,M囤积原材料之役大败之后,很顺理成章地,A就替代了他的位置。合理的说词是年龄。

A是技术出身的理想主义者,由他来管理一家营销见长的企业,后果可想而知。对外,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急剧下滑;对内,资历难以服从,阳奉阴违盛行。一句话:上上下下一片混乱。

如果D是一个真正的企业,M搬起的“囤积原材料石头”,已经葬送了公司。而A的上任,不仅不能让D起死回生、向死而生,反而带领公司直奔十八层地狱而去。

在这举步维艰的格局下,M有机会搞一次“复辟”,重新出山。他的复出得到公司内外的一片欢呼,D公司也像回光返照一样突然兴旺起来。

或许因为年龄带来的迫切之心,或许因为长期体制桎梏的切肤之痛,英雄M落入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描述的悲惨命运。他忽略了D公司处于保守落后的内地,也低估了国企改制的巨大困难,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高调推进D公司的民企化改革。

那一波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几乎无一例外地溃败。只有懂得“拐大弯”的智者枊传志等少数例外。M照例落入政府的“如来神掌”之中。趁着他在北京侃侃而谈推进公司改制,政府痛下决心,当机立断“灭”了他。

如果不是唯一、也绝对是极其罕有的情况:在本人缺席且不知情的情况下,D公司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被通知开会,由政府部门直接宣布M下课。

从此,一代枭雄M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他再没有机会复出。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结局十分凄惨,尚且给世人留下一双仰天哀怨的眼神,而M,不知所终。

A放下副市长的“乌纱幅”,受命接替M。几番磨砺,他成熟了。他始终脱不掉“工程师”的底色,但他已经成为可阴可阳、桌上桌下皆通的纯熟“政治家”。

那是2004年。

本文较长,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继续第三部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