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原本是文官,在正式建立军功之前,他在军事上也就是做个谋士、说客而已。他第一次靠打仗立功,是8天急行军1200里征孟达。

他的首功,也是他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开始。但其实,这功劳却是诸葛亮“送”给他的。

孟达原是刘备的旧部。刘备在世时,他犯过严重的错误,造成关羽被杀,他知道求饶无望,便投奔了曹魏。其时魏国已是曹丕当政,用人之际,曹丕重用了孟达,让他镇守蜀魏两国之间的要道。

后来,刘备死了、曹丕也死了,孟达在魏国的日子不好过了。他想回到蜀汉,就联系了诸葛亮。

诸葛亮大喜,写信劝他回来,还请李严也给孟达写信。李严是孟达的老相识,又与诸葛亮一同接受了刘备的托孤重任,说话很有分量。

没想到,诸葛亮却将孟达要反叛的消息,故意泄露给了魏国。司马懿马上出兵来围捕孟达,诸葛亮却见死不救,任由孟达被围攻了16天之后败亡。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他是厌恶孟达反复无常?非也。其实诸葛亮才是真小人。

在当时,刘备和他的兄弟们是外来的“蜀漂”,又被称为新人。而刘璋的旧臣多为是蜀中的世家“坐地炮”,又被称作旧人。

新人虽是统治者,但毕竟人少,出身很草根(谁信刘皇叔的鬼话);旧人虽是被统治者,但是人多,出身更高贵。

诸葛亮是新人的领袖,李严是旧人的领袖。刘备白帝城托孤,李严排在诸葛亮的前面。刘备深知,阿斗要坐稳江山,必须维持新人与旧人的平衡。

李严一点都不比诸葛亮傻。为了和诸葛亮唱对台戏,他在诸葛亮筹划北伐之际,分兵驻屯到江州(今重庆),发展起庞大的势力。显然,诸葛亮如果不能摆平李严,旧人多半都会投奔李严,蜀汉很可能分裂。

于是,诸葛亮以北伐之名,千方百计想把李严从重庆调回来,李严则百般推脱就是不挪窝。如果孟达回来,他属于旧人,十有八九会站李严,诸葛亮就更没得玩了。

诸葛亮工于心计。他利用孟达回归之事,让李严给孟达写信。李严一看孟达可能回归,这是压制诸葛亮的机会呀!他就放松了警惕,接受了诸葛亮的调遣,离开了重庆。

调虎离山计成功,诸葛亮马上放出第二招:把孟达要反的消息透露给魏国,然后坐看孟达被灭。

李严失去外援,只能任凭诸葛亮收拾。又过了两年,诸葛亮找了个借口,将李严贬为庶人,完成了蜀汉新人与旧人的整合。

此一役,诸葛亮与司马懿相互成就。只不过,司马懿采用了正面强攻的阳谋,诸葛亮使的是两面三刀的诡计。

狡猾的并不仅仅是诸葛亮,整个诸葛家族都是三国最狡兔三窟的。诸葛亮在蜀汉,他哥诸葛瑾在东吴,都身居高位;他们还有个堂兄弟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相当于军区司令),也不是等闲之辈。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争斗史,对司马懿非常重要。他几次被曹魏贬黜,但随即就会有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便又被起用。正是这个争斗过程,让司马懿在关中地区培植了自己的军事势力,奠定了后来成就大事的基础。可以说,诸葛亮开启了司马家族攀向事业最高峰的道路。

高平陵之变之后两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把持朝政。此时诸葛亮已死多年,蜀国疲弱不堪;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当上了东吴的宰相。诸葛恪攻打曹魏,司马师击败了诸葛恪。于是,在司马家族的第二代继续攀登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诸葛家族的第二代又给垫了一块石头。

没多久,司马昭继承哥哥的位置。魏国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发动叛乱,并向东吴求援,司马昭苦战之后打败了诸葛诞。诸葛诞便成为诸葛家族第三位垫石头的人。

后来,司马昭决定攻灭蜀汉。魏军出奇兵攻至成都城下,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率领蜀军最后的精锐战死在城外,蜀汉就地灭亡。

至此,诸葛家族终于助力司马家族走完了登上皇位的最后一步。当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最终开创西晋时,诸葛家族已经杳然沉寂多年。

本文素材取自施展《中国史纲50讲》

学习司马懿第八课

学习司马懿第八课:家族对阵。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较量过程,是三国史最精彩的“对弈”。尽管“正派人”给诸葛亮编造了很多神功、又给司马懿捏造了不存在的败迹,但是很显然,司马懿每战必胜、诸葛亮则屡战屡败。司马懿早已看透,诸葛亮决不是《出师表》标榜的那么高尚,他不过是为了打光旧人、让新人独占鳌头。

但假若只有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则三国并不精彩、司马家并不牛掰。好玩之处在于,狡兔三窟的诸葛家,不管在蜀汉、东吴还是曹魏,不管是第一代、第二代还是第三代,只要遇到司马家,便统统死无葬身之地。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是小阵势。争天夺地,那便是几代人的家族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