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1998年3月30日电脑市场版

一看标题,大家一定觉得我疯了。不对,是微软疯了!也许我有点偏激,但是您别堵住我的嘴,不妨听听我的一家之言。

众所周知,微软老总比尔·盖茨曾经对Internet嗤之以鼻,从而犯下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他想用自家的Microsoft Network取代Internet,结果遭到惨败。大梦初醒的盖茨掉转枪口,全力猛攻Internet。不知从何时起,盖茨不仅不是当年气吞山河的程序员,甚至也不是众人眼中冷静的企业家了,几乎变成了自卖自夸的卖瓜王婆了。

先看JAVA。随着Internet和WWW的流行,Java已经从一种编程语言演变为一种体系结构,相当严重地威胁着微软们的Wintel。对此,盖茨一方面大惊失色,一方面又强作镇静,甚至使出了”造谣中伤”的”伎俩”。(我这可不是对盖茨先生进行人身攻击,相反,我也是他的崇拜者,只是我现在的感觉有点像国人对中国”男足”的感觉。)您看,盖茨先生四处宣扬Java不过是一种编程语言,未必比C++等语言优秀到哪里去,但同时又忙不迭地从Sun那里买进Java的许可,并不惜与Sun打官司也要给Java贴上Microsoft的标签,并宣布还是微软的Java最好。这真正好像卖瓜的王婆,一面遏力中伤邻居李婆的瓜,一面私下大量收购李婆的瓜,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卖出去。微软现在正努力试图让Sun为它作嫁衣,使Sun费尽心血造就的Java为它所用,不仅为它赚取大把大把的银子,而且还要让世人感觉Java好像是微软发明的。为达此目的,它还转移人们的视线,说Sun是硬件厂商,软件方面根本不是微软的对手。

再看NC(Network Computer)。自Oracle老总拉里·埃里森提出网络计算机NC的概念后,盖茨曾多次公开表示蔑视,或者大力歌颂PC来反讽NC的无用。NC没有迅速获得预期的市场份额,微软肯定高兴得手舞足蹈(盖茨最近就公开宣称NC不是一个明确定义的系统,是一个失败的系统)。但是背地里,微软们也觉得NC的思想不无道理,于是忙不迭地推出NetPC的概念。其实,NetPC比NC究竟高明多少?盖茨心里最清楚。这让人想起一个说法:比尔·盖茨是只要有市场,就可以放弃立场。

微软是精明的。对于另一个竞争对手Netscape,微软从不公开进行攻击,因为Netscape是靠浏览器起家的,其在Internet方面的领先地位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微软不仅不攻击,反而在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中亦步亦趋地紧跟(举例来说,Netscape在Back和Forward按钮上做一个历史记录的下拉菜单,微软的浏览器在测试版中本来没有这一功能,一见之后赶紧也跟着加上)。但是,如果说微软采取免费手段大抢市场份额还算正常的竞争手段的话,那么故意保持自己的”特色”,使用户不得不在Netscape的浏览器之外再安装一套微软的浏览器,就显得不够光彩了。微软甚至在浏览器封面上标明自己是”最好的浏览器”,这真令人大吃一惊,因为即使是在中国,也已经不允许广告中出现”最”这一类表示最高级的字眼了。

微软与美国司法部的官司进一步体现了它的精明过人之处。它通过捆绑方式强制用户使用自己的浏览器,并自称属于集成到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法院判决停止捆绑,微软反而更得意,因为这会使得操作系统功能欠佳、缺乏完整性,从而迫使用户要求安装它的浏览器IE。由于用户对Windows的依赖,事情很可能真的会如微软期待的那样发展。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到微软”大爷”式的霸道作风,加之其他厂商产品的不断成熟,市场也未必不会出现与微软期待相反的结果。

比尔·盖茨认识到Internet的威胁之后,对Internet进行了暴风骤雨式的大量投入。但是很显然,迄今为止他很少从这方面得到回报。财大气粗的微软对些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任何”日不落的帝国”也有被取代进而走向衰亡的那一天。微软果真是”万年牢”吗?微软过去就有过投资失误的历史,但对处于飞速上升时期的微软,这点失误影响甚微。今天,Internet战略对微软事关重大,可以说关系到它长时期走在业界的领导地位是否稳固乃至生死存亡,偏偏如今它在这方面出现了不少的”可圈可点”之处。这就难免不让人心中生疑:微软,不可一世的微软,是不是已经外强中干了?它的发展是不是已经走入死胡同,开始进入下滑期了?说它”垂死挣扎”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但它已面临一些可能的危机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了。

可惜比尔·盖茨和微软只怕还在狂妄自大,根本没有意识到任何问题。微软的技术并非最为杰出、却取得了最为成功的市场业绩,这是业界公开的秘密,但是比尔·盖茨去年末访华在清华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却对此矢口否认,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微软老总过分自得的心态。

最后郑重声明,微软是笔者最为喜爱和尊敬的公司之一,因此本文绝无中伤和诽谤之意。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取微软及其老总在Internet战略上的几个小小侧面,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推断,提出一点个人观点。也算是给业界提个醒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