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氏,无疑是当今中国最有名的文人之一了。出于某种成见,——倒不是中毒于无中生有的偏见,只是觉得喧闹处难寻安静与深刻,我是同意“朝市显学必为俗学”的——我竟从未读过余秋雨。近来通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感受其人其行,经由《文化苦旅》等一系列作品感受其文其心,大快朵颐之余,心有戚戚焉。

秋雨潇潇

余秋雨真是潇洒!足迹踏处,他以生花妙笔挥洒无限感伤,引得无数读者竞折腰。余秋雨以学者之身却尽弃书斋文腐气,用恢弘的气度研究文化大问题,亦俗亦雅、亦庄亦谐,用文化征人的笔俘获了世人的心。

余秋雨也曾深钻过故纸堆,在读书有罪的年月遨游过书海,在浮躁的气氛中创造过学术奇迹。但终于有一天,胸中装满文化的他发誓走出纸面,实地见识文化的遗迹。好个余秋雨!也曾自谋吃苦的旅程,也曾以教职穿行南北,也曾受邀行走于无疆的文化原野。于是佳作自心泉汩汩而出,于是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是的,余秋雨这样的文化人,委实少见,也委实难得。

然而,在余秋雨潇洒走遍全球、以大视野考察大文化之际,他似乎不曾注意到:蜻蜓点水谋不来文化真谛,大触觉挡不住大思考的浅薄。书斋里不只是迂腐,故纸里藏满智慧,谁若以为心中已经饱满,那不过是一粟之微嘲笑沧海之博。浅水难免泥沙俱下,深处才有清冽的甘泉。走出书斋诚然可贵,逃避书斋只能是文人的悲哀。余秋雨已经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然忘记本来的职责,其文字的媚俗程度,不亚于他在书中极力嘲笑的巴基斯坦的俗艳的棺材车。

玄奘和法显以生命书写旅程,故而不朽。余秋雨只用文字描划足迹,自然难免浅陋、难免贻笑后人了。

秋风瑟瑟

曾是学院院长的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相当详尽地描绘了坚决辞职的过程,其决绝果断、其挑战人生的勇气,实在令人钦佩。这样的举动不仅在当今中国极为罕见,即便翻遍官场和文人历史也找不出太多先例。

余秋雨的辞职当然是基于很多因素的缜密思考,但他显然有意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深陷人际关系漩涡难以自拔,剪不断理还乱的纵横交错使这位单纯的学者身心俱疲。不难推断,作为一步登天的文人官僚,所实施的种种自视完美的改革,定然难逃官僚文人的简单与幼稚。于是乎,一张大网悄然张开,铺天盖地而来,他无计可施,只能选择艰难的逃避——辞职本身已是逃避,外出旅行未必不是源于逃避。

因此,在分析了中华文明不败的种种原因之后,余秋雨的《千年一叹》的真正叹息似乎是:“百般使命,只要人际关系复杂,便什么也做不成;反之,山高路远,只要人际关系单纯,便怎么也走得通。”他把振兴中华文明的希望,归于简化人际关系。

结论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学者余秋雨,在人际关系的瑟瑟秋风中战栗不已、惊恐不已,得出这样的结论毫不奇怪。事实上,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对余秋雨的境地感同身受,很容易认同他的观点。只是,秋风总会过去,春雨总会降临,中华文明总会复兴,人际关系再复杂也终究不啻于螳臂挡车,而中华的崛起,显然依赖于更多更重大的因素。

秋霜阵阵

余秋雨的著作实在太畅销,甚至带动了成批的盗版,并伴之以各式各样的批判文章。文弱书生的余秋雨实在可怜,除了把盗版书封皮罗列示众之外,只能噤若寒蝉,一句话也分辩不得。盗版的森林之中,余秋雨竟宛如秋霜下的苦菜花,蔫头搭脑的见不得人。

据说曾有书商试图直接与余秋雨合作,当然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余秋雨似乎不知道,地下书商未必是盗版商,在警匪一家又壁垒森严的中国,书商们不得不变换各种面孔,也许恰恰是余秋雨所认可的出版社的化身呢。

至于那些批判文章,无非想攀缘附凤于余秋雨的名声,强词夺理、牵强附会、吹毛求疵的种种,凸现出劣等文人的丑恶嘴脸。对此,恼怒的余秋雨大可不必当真。要知道,享受林中美景时难免蚊叮虫咬,享受美味佳肴时难免苍蝇和野狗。

相反,余秋雨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不多的几本著作,帮他博得了远播的名声,也获取了不菲的经济利益,并且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一个文化产业:出版社靠着他赚得钵满盆满,盗版事业因为他获得长足发展,许多旅游景点因他的文章而声名大振,更有无数潦倒的文人,借批判文章而扬名立万,职称升上去了,人也活得风光了。

难怪余秋雨要在他的老家,把盗版书和批判文章像传家宝一样珍藏起来。他的确可以以此傲视余氏后人的。

秋月处处

余秋雨已经不只是光彩夺目了。他是文化名人,是文化使者的化身,甚至不知怎么的,他似乎就是文化了。于是,秋雨潇潇之际,秋月的光辉普照天下,余秋雨到处抛头露面,由文化名人而化身为文化忙人,连他自己都笑称可以根据新闻报道排出每天的日程来。

余秋雨应该是讨厌繁冗的事务的,不然,他就会陶醉于行政管理,而不会毅然辞去官职。余秋雨自认是学者,其灵魂气质是云游诗人。余秋雨也许愿意作为文化名人,但不会喜欢当一个文化忙人。

但是余秋雨真的很忙。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他,而文化是多么广博的概念啊,何况在余秋雨看来,似乎文化还等于文明。本来读者是通过著作认识余秋雨的,现在通过电视媒体的狂轰滥炸,他那张戴眼镜的面孔也为人所熟知了。

余秋雨应该常常感觉良好吧?因为他本来是读者和知名度仅限同行的戏剧理论家,是本来是少为人知的学院院长;摘除学者面纱、面向大众普及文化大思考的,正是他本人。只是,在余秋雨这里,明月千里,究竟高照些什么呢?

秋水依依

没有人能够否认余秋雨的贡献,他自创一格,确实已经成为散文大家。因此,余秋雨不必气恼,委委屈屈地抱怨做事的中国人总要遭受无缘无故的攻击和指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既然“秀于林”,就不能害怕“受风”。

余秋雨不是思想家。然而正因为他不是思想家,他的文章才如此清澈透明,像秋水一样亮丽可人。秋雨化秋水,这本来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余秋雨真的算得心灵透明的人。

因此不应该指责秋水的浅薄。要知道,那也是人间至美的风景。

2004.9.28&30写 2005.1.14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