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这是“和而悦读会”的第3次分享。

“和而悦读会”由“和而不同”群友共同出品。

本文作者:宋秋明

书悦安排我做一个读书分享,开始我自认写不出什么内容,因为我老婆经常对我说我是一个肤浅的人,在外面要尽量少说话,以免丢人。再加上老彭上一期推出了一位大师,被震撼了,于是我心里更加忐忑。说实话,有深度的书我也买了不少,但是多数没有读完,即便读完的也没有产生很深的共鸣(可见我老婆看人是多么的准),遂决定推荐一本没有什么深度的小说给大家。当然,我也有心理准备成为这个读书会的底线,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我喜欢看小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记得第一本是半文半白的《说岳全传》,连猜带蒙读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只是因为地处偏远,接触到的书很少,见到书就迈不动步,于是一切带文字的东西都被翻了一遍,包括《东周列国志》这类在当时读起来比较费劲的书、港版繁体竖排的《碧血剑》,最后甚至连糊墙的红旗杂志都没放过。现在回想,如果当初我能进到一个图书馆,人生恐怕会是另一个样子吧。

言归正传。狄仁杰在中国的历史上属于那种民间传说甚于正史记载的人物,其断案的手法、分析问题的角度令世人传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重调查推理而非主观妄断,有别于其他青天大老爷型的官员,在当时堪称一绝。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山西并州(今太原)人,羌族(唐朝民族融合比较好,如高仙芝、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黑齿常之、李光弼等都身居要职,更加不用说长孙氏和独孤氏了)。狄仁杰最后的官职是中书令(宰相),谥号文惠,累赠司空、太师、梁国公,配享唐中宗庙廷。

《旧唐书》记载,狄仁杰任大理寺丞,仅一年便“断滞狱一万七千人”且“无冤诉者”。狄仁杰病故时,朝野上下凄恸。武则天失声哭泣:国老一去,“朝堂空也”,“天夺我国老也!”。

武则天重用狄仁杰,而狄仁杰堪称鞠躬尽瘁,识别人才也独具眼光,他向武则天推荐了按现在年龄标准已经退休的张柬之(换个词就是大器晚成),后来张柬之官至宰相(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在武则天晚年时策划了兵谏,史称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将帝位还给李氏(中宗李显),不知道这算不算狄大人埋下的伏笔。

第一次见到《大唐狄公案》,我还在读初中,老爸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这套书(上下两册),我先看的是下册,上册按惯例是老爸先看,好在故事都是分开的,先看哪个影响不是很大。我第一印象是故事很精彩,情节扣人心弦,逻辑很严谨,很有说服力,令人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另一感觉就是作者文笔很好,句法、用词都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习惯,文风很中国化,不太像是老外写的(当然,这里边也体现了译者的功力)。

倏忽多年,直到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出现(电视剧与小说在故事上并无重叠,人物也不相同,小说里没有李元芳,只有马荣、乔泰),我才想起了当年曾经看过的小说,马上买了一套收藏。

重温之后,才发现作者高罗佩(Robert H.Van Gulik,1910-1967年)其实是个牛人:荷兰人,通晓15种语言,他给自己的评价:外交官是职业,汉学是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业余爱好。

高罗佩对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十分痴迷。他20岁开始练习中国书法,且终生不辍(足以令大多数中国人惭愧);他研究中国古琴,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他能写中国旧体诗词,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大师都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图均为他自己所画。

1943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馆一秘,与同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学习一国文化的最佳实践就是联姻),成为中国人的女婿。

高罗佩的全家福(1952-1953,印度新德里)

高罗佩一生汉学著作颇丰,学琴,著有《中国琴道》;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亲自饲养猿,著有《长臂猿考》;出版《书画鉴赏汇编》,教西方人辨识中国文物;编《东皋禅师集刊》,翻译陆时化的《书画说铃》。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是中国古代性文化,写下《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

当然,《大唐狄公案》堪称为其扛鼎之作,20世纪50年代《大唐狄公案》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中文版的译者为:陈来元、胡明等,在此也致敬译者。

高罗佩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在史书上也应该有他的位置。南怀瑾对他的评价: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从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有人编写他的传记或举行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作包括:陈之迈所著《荷兰高罗佩》、严晓星所著《高罗佩事辑》等。

《大唐狄公案》堪称为一套通解中国唐代刑律、吏治、军事、外交、工商、教育、宗教、文化、民族的传奇巨著,书中故事包括:黄金案,五朵祥云,红丝黑箭,雨师秘踪,四漆屏,湖滨案,断指记,朝云观,莲池蛙声,铜钟案,黑狐狸,御珠案(上卷);跛腿乞丐,真假宝剑,玉珠串,红阁子,迷宫案,紫光寺,太子棺柩,除夕疑案,铁钉案,飞虎团,柳园图,广州案(下卷)。

因篇幅原因,不再展开每个故事。如果你喜欢推理类、侦探类小说,英国有福尔摩斯,我们有大唐狄公,推荐一读。


最后,附上我年轻时的一份书单(没有全部读完),作为曾经年轻的标记。

读书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活到老读到老,日拱一卒,每天读上2页,管他有没有什么劳什子的意义。

最后祝和而悦读会越办越好、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