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愤怒、怨恨、暴怒等情绪,说来也很简单: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糟糕。一旦你告诉自己事情很糟糕、事情不可以这样,你等于在不断地让自己相信一些非理性信念。

你可能有这样的非理性信念:“我不能忍受这样!”你的意思是:“你不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但是你还是这么不公平,我不能忍受你这样对我!”

你应该质疑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挑战非理性信念。主要的挑战包括:为什么,怎么样,以何方式,有何证据,如何找到证据?

因此,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忍受不公平的对待?”

李雷和韩梅梅没有合租约定,你感到很愤怒,你可能会这样想:“他们对我太不公平了,给我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伤害,我无法忍受他们的行为。”

现在你问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忍受他们的行为?”

你可能觉得这事让你难以忍受,认为李雷和韩梅梅的不公平行为让你经历了太多痛苦、太多折磨。“太”这个字眼有点奇妙:你认为可以允许李雷和韩梅梅带来一些困难和不便,但不能太多。因此,你将他们带来的麻烦定义为太多。为什么太多?因为你是这么定义的,并没有什么确切的事实依据,毕竟李雷和韩梅梅让你相当沮丧。

实际上,如果你认为挫折太过分、你无法忍受,那么你不仅要遭受挫折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低挫折容忍力带来的痛苦。

如果对自己“我无法忍受这样”的信念进行辩论,你就能采取更实际的态度对待挫折,拒绝相信之前相信的信念。你无法控制存在的事实,但你确实可以控制对存在的事实的看法。

所以,你不能控制李雷和韩梅梅对待你的方式(公平或不公平、好或不好),但是在你怎么看他们对你不公平上,你可以有很多选择,例如:

  1. “我不喜欢这种不公平,但可以忍受。”

  2. “他们这样很不好,但还不是很糟糕。”

  3. “他们对我公平一些当然最好,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定要对我公平。”

  4. “他们不是坏人,只是有时候对我很坏。”

再看另一种非理性信念:“李雷和韩梅梅对我不公平,他们绝对不应该这样做,所以他们很糟糕、他们真该死,不配拥有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你应该质疑这种非理性信念:

  1. 摒弃认为“李雷和韩梅梅必须绝对对你好”的愚蠢信念。他们的行为违背了社会文化的一般规则,你完全可以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错误”、“不公平”、“不道德”的。你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他们的行为是正确、公平、道德的就好了,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定非要这样做。”他们“必须如何”的命令式想法,是你强加给李雷和韩梅梅的。

  2. 一旦你不再用命令式思维看待两个朋友及他们的不公平行为,你可以很轻易地放弃认为“他们做得不好就该死”的想法。当你对别人的行为感到愤怒时,往往将他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为人等同起来,然后全盘否定他们。

    人,并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好人”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坏事,但是即使圣人难免做错事;“坏人”只能做坏事,但即使希特勒也做过好事。全盘肯定或否定别人是一种过度概括,以非黑即白的思维来评价人,肯定是不正确的。

    即使李雷和韩梅梅确实对你很坏,你也不能给他们贴上“坏人”的标签,他们肯定有好的一面。你恨他们,认为他们对你不公平就该死,但你这样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他们不是魔鬼,也没有低人一等,他们只是会犯错误的人、是容事情搞砸的朋友。其实,包括你在内,谁人不是这样呢?

    何况,如果你全盘否定李雷和韩梅梅,认为他们坏透了、品行败坏、毫无价值,那么你该如何评价自己这种愚蠢、不好、不公平的行为呢?你因他人的错误而谴责他们,那你为何不因自己的错误而谴责自己?

    你对他人的憎恨相当于自我憎恨。你要尽力承认自己的错误、过失、不道德的行为。如果你责备自己做了错事,那么像你这样一个没用的人怎么可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呢?一个坏人怎么可能在今后不做坏事?

    李雷和韩梅梅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对你不好就毫无价值、就该死,那么他们及其他“罪犯”怎么改正错误?他们该怎么办!你因他们的缺点而谴责他们,这种做法使他们不能被宽恕,似乎注定只能永远做坏事。这种全盘否定的评价公平吗?

自尊或自责、神化或贬低他人都是不妥当的。自尊其实暗含了自责:如果你做了正确的、好的事情而尊重、喜欢自己,那么当你做了错的、不好的、不合适的事情时,你就会不喜欢、憎恨自己。如果你在别人表现好时尊重他们,那么在他们做错事时你就会恨他们。这会使你容易生气、发火,想要报复。

你可以对李雷和韩梅梅做的错事感到生气,但能否将怒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同时不会因为他们做的错事而感到愤怒?你当然可以!

你可以“理性地生气”:你仅仅对他人的想法、感觉、行为感到很烦、不高兴,但不是对他们自身感到生气。你要真心这样想:“我对李雷和韩梅梅做的错事感到很生气,但我还是能够接受做了错事的他们,他们只是会犯错误、容易把事情搞砸的人。”

你经常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超人、证明自己比别人都优越。当你追求“自尊”时,你真正追求的是完美、神圣、绝对的优越感。你不仅认为自己的优点比别人优越,实际上你认为你本质上就是强于他人。你内心甚至以为,如果没有比他人优秀、没有受到别人的崇拜,你几乎就没有真正的价值。

相反,如果你做了某件差劲的事,你就会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例如,你写了一篇很差的文章,你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永远都写不好文章。

你评判自己或他人毫无问题,你可以喜欢或讨厌任何事情。但是,你不能将对某种特性的判断,应用到对一个人其他方面的判断。

再次回到李雷和韩梅梅不遵守合租约定的示例:

  • 诱发事件或逆境A:李雷和韩梅梅对你很不公平,他们不遵守与你之前的约定。

  • 理性信念RB:“我觉得他们的行为糟透了。我不喜欢他们这样做。”

  • 健康的负面结果C:你感到沮丧、失望。

  • 非理性信念IB:“太糟了!他们绝对不应该、不可以这样对我!”

  • 不健康的负面结果C:你很生气,很愤怒。

  • 质疑与辩论D:“他们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就糟透了?有什么规定说他们绝对不可以这样做吗?”

  • 认知效果或新观点E:“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必须公平地对我,虽然我确实希望他们能公平对我。他们对我这么不公平,让我很难受,但是我还是能够容忍这件事,并好好地生活下去!”

  • 行为效果E:不再生气,感到轻松,回到健康的负面结果——感到难过、失望。

只有无数次反复练习,才能不陷入非理性信念,才不会再次产生不健康的负面结果。只有经过持续的练习,才能根除你的非理性信念。而且,即使坚持练习,也未必一定能根除,不良习惯还是经常会再出现,达到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你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与不健康的负面结果,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辩论,最大限度地改变这些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