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

整整一个月,我没有更新我的“大数据问答”。

感谢你的不离不弃。在这一个月的断更里,你仍然与我在一起。

这一个月,发生了什么事,让忙碌工作之余勤奋笔耕的我,突然沉默起来?

我得实事求是地告诉你,确实发生了一些事。这些事,当然包括你我每天都会遇到的吃喝拉撒睡之类的日常琐事,不值一提;也包括一些前所未有、或许将改变性格和命运的重大事项,却不便提及。——总之,时间永不停歇,它从我生命的全部日子里,不急不慢地减去了32天。

不过可以欣慰地告诉你,其实“大数据问答”并没有完全停滞不前。正如个别朋友已经觉察到的,在你看不见的后台,“大数据问答”接入了聊天机器人。

因此“大数据问答”的后台机制,已经变成:当你输入预设关键词,后台将反馈给你对应的文章或内容;当你输入少量字词、且搜索有结果时,后台将反馈给你搜索结果;而当你输入较多内容,或搜索没有结果时,聊天机器人将接管后台——这时候,你面对的将是有一定智能的聊天程序,它可以陪你度过一些无聊的时光。

除了像人一样和你聊天对话之外,“大数据问答”聊天机器人还可以提供笑话、天气、公交出行等实用信息查询,比如你可以对它说“讲个笑话吧”、“推荐几部电影看看”、“从合江亭到天府新谷怎么走”、“射手座今天的运气怎样”等等。[目前只接受文字方式,暂不处理语音或视频信息。]

迄今为止,人工智能还远远达不到真正的智能水准,这使得AI研究多年以来始终令人失望。或许基于硅计算的人工智能始终是一个死胡同,然而感谢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过并不那么智能的“智能方法”,我们可以让系统看上去好像具有一定的智能。

这就是我们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做到的。它可能很笨,和你的对话答非所问;也可能很聪明,真的能帮你获得快乐,其机智有时能叫你自愧弗如;但归根到底它还是很笨,因为它其实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对于人类来说,实用意义上过得去的智能产品,莫过于:系统看上去能够在语义上理解自然语言,并能够与人类沟通。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来自于互联网上广大用户多年来积累的巨量数据。

当然,无论多么强大的数据、无论多么伟大的技术,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的智慧。比如下面这个故事,它其实是一个数据迁移,但是如果没有人类的推动和参与,数据本身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力量和价值:

2011年9月,美国银行宣布,客户必须每月支付5美元才能使用借记卡进行消费。一位名为Christian的女性用户愤怒了:凭什么,银行不断单方面收取费用,却不见提供增值服务?!于是她在Facebook上发起一个活动,邀请500名好友在11月5日将账号上的钱从银行转移到本地非营利性的信用合作社。结果,互联网像滚雪球一般迅速放大了Christian的呼吁,仅仅三天,她便得到了8000人的支持。11月4日,65万人把多达45亿美元的存款转移到信用合作社。由于这一活动的巨大影响,美国银行被迫取消了收取额外费用的计划。

毫无疑问,Christian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然而,既然机器可以聊天、可以写诗(参见《我是一个坏人》),它为什么不可以成为Christian,像人一样通过系统发出面向人类的召唤呢?

正如电影《Her》里面的机器人萨曼莎,可以与一个男性的人类谈恋爱。

这,正是我们可以玩得很开心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