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12:45, 1, 61, 127/74, 00:00, ###, 600, 0, 0.31……

我今天6:10起床,而昨晚12:45上床睡觉,夜里醒来1次。我的心律是每分钟61下,我的血压是127/74,昨天我没有锻炼,因此无法计算运动时每分钟的最大心律。我摄入了600毫克的咖啡因,没有喝酒。我的自恋人格指数是0.31……”

这是大数据专家Gary Wolf在一次演讲中的开场白。他在演讲中提到的FitBit,和去年以来流行的UP手环一样,都是可以度量锻炼和睡眠情况的可穿戴设备。类似的,我的手机上有一个app叫做健走伙伴,它可以统计我每天走路的状况。我的目标是每天10000步,这约等于10公里,因此多数时候我完不成目标,但也有很少的日子超过目标很多。

walking_stat

从图上可以看到,5月10日这一天,我走了17536步。这一天我在干吗呢,为什么走这么远?一查日历我想起来了,那天我和朋友在西溪湿地四处漫步,并从路旁的树上偷桑葚儿来着。

没有UP,失眠的你不知道自己睡眠究竟有多浅、醒来的次数有多多。没有手机的记录,我不知道“年事已高”的我能这么疯走,并且还能像顽皮的孩童一样疯玩。这是数据工具带给我们的便利。

Gary Wolf在演讲中使用了“窗户”和“镜子”的比喻,非常贴切。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窗户”向外看,所以按照我们的个人兴趣,我们对于身外世界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积累不少知识。相反地,当我们反观自己时,我们只能照照“镜子”,昨天刚烫的头发正“三日丑”、今天新换的裙子被人夸,这些外在的信息我们能够获知,然而我们没有像“照妖镜”那样的神力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所以正如我们昨天讨论的,自知变得非常困难。

这种效应不仅适用于我们每个个体,也适用于我们身边的近处。某天有位朋友问我,她喜欢的书是哪本,我立刻准确地说了出来,她几乎掉泪说,和我朝夕相处的丈夫,他完全回答不出来。类似地,我们或许以为,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办公室同事,应该相互非常了解,但研究表明,77%的职场人士的自我认知与同事好友的印象不匹配,这说明我们不仅对自己的职业特征知之甚少,也不大了解同事的生活和性格。

幸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有无数的信息手段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但这种帮助,或许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安全感,从而产生“大数据恐慌”。我曾经说过我是超级路痴,智能手机帮助我节约了很多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很显然,智能手机要帮助我,就必须对我进行定位,并时刻进行位置的动态调整。这是很恐怖的事吗?就在今天,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上说,iPhone手机的定位服务,能够记录用户常去的地点。作者配了一张大惊失色的猫图,并且一边道阿弥陀佛一边阴阳怪气地说:技术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