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系列文章写到今天,如果我问你:7-11是干什么的?你肯定“切”地一声,不屑地说:就算没看你的文章,我也知道7-11是连锁便利店啊,正如伊藤前社长说的,跟杂货店也差不多啊。如果你这样说,我并不会说你错。7-11卖的商品,跟超市类似,确实够“杂”;7-11确实是卖“货”的零售商。

但是,差别在于:7-11卖的是顾客需要的“杂货”。铃木敏文曾经说7-11做的是“巷口的生意”,不知道是谦虚,还是迷魂阵。事实上,历史那么悠久的7-11在今天仍然如此风生水起,那是因为,它其实是生活方式公司。把它叫做便利店、零售企业,真心是小瞧它了。

一、顾客需求在店外

为了给顾客提供最大便利,便利店出售快餐食品必不可少。最初7-11从美国引入日本时,也将原有产品引进到日本的店铺中,但是美国的快餐食品在日本根本卖不动。比如热狗,为了保证售出时还是热的,就必须持续加热,到最后热狗的皮都干裂,顾客根本就不买。

日本快餐不是热狗汉堡那些东西,而是便当和饭团,这是日本人每天都要接触的食物,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能够用好的原料、坚持追求可口的味道,并与家庭制作的食物差别化,肯定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就是开发快餐产品之初,铃木敏文的发现。顾客走进店铺,眼睛看到的是既有产品,但其实顾客的真心需求潜伏在店外。

于是,7-11成立了商品开发小组,奠定了独立进行商品开发的根基。它与日常商品供应商合作,让便当、饭团、三明治等日常商品的开发、制作与配送系统化、标准化。

在推出自有品牌商品之前,7-11是一家纯粹的商品流通企业,本身并不具备生产制造能力,所以开发产品必须与更多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商品开发。成立商品开发小组,就是要打破国内外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壁垒,在企划、生产、加工、促销等各个环节,集结最顶洒的技术和经验最丰富的专家组成专门小组,共享信息的同时,共同开发高品质而又独具魅力的商品。

因此,商品开发小组的使命,便是站在顾客立场,提供满足顾客消费需求的商品。

二、追求地道产品品质

7-11有一个传统:公司董事每天中午都要聚集在一起,对公司产品、特别是开发中的产品进行试吃。铃木敏文每天都亲自参加试吃,答应孩子很多次带他们去吃好吃的,往往却是带他们去试吃公司的产品。

试吃的目的,就是要坚持最高品质。它的原则是,只要有人对味道不满意,开发中的产品必须立刻改善,已经商品化的产品必须立刻停售并中止生产。

“卖得出去”不是7-11的品质标准。铃木认为,自己都通不过的产品还要卖给消费者,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因为,并不只是滞销品存在问题,有很多看起来卖得不错的商品也潜藏着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铃木不仅亲自去研究问题的根源(例如炒锅的温度不对),当发现无法解决时,甚至专门研发新的设备,以达到地道品质。如果发现是原材料的问题(例如鱼经过运输之后新鲜和美味都不足),就坚持最原始的制作方法,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它。

铃木习惯将一切数据化。为了研发凉面产品,他让员工画一张图,纵轴是面的硬度、横轴是面的弹力,将口感数据化,标出目标面的曲线和上次、本次试做时的曲线。只有当曲线一点点地接近目标时,才说明研发过程是正确的。7-11的许多热门产品都是这样研发出来的,每款产品都要经过十几次、几十次的试做。

不仅如此,7-11还认识到,再美味的食品也有吃腻的时候,重要的是保持差别化和物质性。7-11的管理者时刻提醒员工,永远要追求最高品质。

为了保证品质,7-11的标准不只是不使用防腐剂和合成色素这么简单,它要求食品比家里做的还放心。安全承诺的基础是,生产调味料、原材料的厂商不得使用市面上的防腐剂,必须单独为7-11生产。为了不存在交叉污染,7-11要求供应商在专门环境、甚至专门工厂完成生产。同时,7-11也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投资农业机构进行蔬菜栽培。

三、做减法精选品种

零售的“悖论”是畅销商品断货、滞销商品积压库存。所以传统卖方市场的思路是,管它三七二十一,我安排各种类型、各种型号的商品,以待顾客挑选。但结果适得其返,不仅滞销品越来越占库存,而且畅销品由于品质得不到保证,销量也不能让人满意。

正如我昨天讲到的,买方市场的消费特征是“统一化”。畅销品会飞快地达到销售高峰,然后就卖不掉了;而畅销品品种并不会太多。所以,必须对畅销品进行归纳精选,同时对滞销品进行清除,使同一时间的商品品种更多地倾向于畅销品种。

当然,一切数据说话。不同的商品特征也不同,例如食品的品种要相对繁多,而服装的品种要相对集中。

四、产品地域差异化

如果你在国内不同城市的7-11店里买过快餐,你会发现,在不同地域的品种并不相同,相同的是味道都不错。

其实在中国,7-11面临的困难更大。为了将快餐产品差异化,不与街头上到处都是的盒饭、便宜又美味的低档饭店直接竞争,7-11将产品开发上升到饮食文化差异的程度上。举例来说,在日本,食材和调味料都是由中央厨房统一提供到各家店铺,各店铺只需完成加热操作即可,而在中国,便当是在便利店内制作的,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为了向顾客提供安全、卫生、热乎乎的差异化食品,7-11在中国也花巨大精力改造设备,同时每周更新两次菜单。

即使7-11认为中国还没有进入买方市场的消费时代(因为数据表明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但它还是坚持让经常来店的顾客看到新口味的商品。不辞辛苦如此,乃是以顾客为中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