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这是“和而悦读会”的第6次分享。

“和而悦读会”由“和而不同”群友共同出品。

本文作者:练晓波

空行

空行

空行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我今天要分享的书,是加缪在1947年获得法国批评奖的长篇小说《鼠疫》。至于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从书名就可以知道。但是,更重要的是本书与当下现实的契合。这种契合,不仅仅是体现在我对于阅读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正好处于小说当中描述的现实。这种现实可以让我们更加感同身受,以至于思考可以更加贴近现实与深入。

至于小说的详细内容,建议大家认真的去看书,我不喜欢太多的“剧透”。一是加缪本人不仅仅是一名作家,而且是一名哲学家,他的小说都带有很强烈的哲思与现实主义的批判性。二是本书在写作的当中,是采用了“叙事体”的写作手法,以“纪实”为主的“历史性”描述,让读者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事件的发生。三是写作当中,既有文学的创作,也有哲学的思考,还有宗教、神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将人性在不同的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描写的相当到位。四是作者创作的时间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将本书的带入更有深度的批判与思考。这种思考,能够让人对待事物的判断与分析更加冷静,更有利于贴近事情的真相。

既然是分享,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分享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感悟,与不同的阅读者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喜欢看书、阅读的人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分享式的探讨,并不是希望大家读出与我一样的体验和感悟,倒是更希望有不同的感悟和探讨,每一种不同的感悟,就是多一遍不同的阅读体验。

空行

空行 

体验之一:人区别于动物属性,在于人还有“人性”。

空行
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只不过数10万年而已,相比于大自然的其他生物,我们还是一个新的物种。然而,我们人类却自以为是这个星球的主宰,殊不知人类的愚昧相比于大自然的智慧,实在是太过于渺小,渺小到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自我。《鼠疫》当中所描写的场景,就是通过一场鼠疫,让人类反思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或者说,人类若不敬畏大自然,不遵从自然的发展,而是过度的自信与消耗,人类只会加速灭绝。在灾难面前,人类从开始的无所谓,到紧张、焦虑,再到恐惧、挣扎,最后展现出人的动物属性,回归到本能的反应。为了生存,那些教化自我的道德、伦理、约定都会扭曲,直至将人的动物属性完全展现出来。

有人会说,事实并非如此。确实,在人类生存的这数10万年间,人类之所以没有被灭绝,不是因为人类是高级动物,而是人类在回归到动物属性的时候,人还有一点思考能力。或者说,这个时候的“人性”才能展现出其“高级”的地方,人的“人性”恰恰是人类得以幸存的关键所在。在动物属性当中,人这个高级动物应该感谢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性”。说到底,我们首先要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员,才可能回归到大自然,与自然共生存。如果人类将自己独立于自然之外,那么,人在自然面前,就是一个外来物种,分分钟被灭绝了。

空行

空行  

体验二:人性的光辉在信仰。

空行
说到信仰,可能有的人认同,而有的人会觉得更加虚无缥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事物,一切的事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你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去面对这样的现实。上面讲的人的动物属性,是我们人类作为一个“人”来说,首先要面对的“自然属性”,假如失去了这个前提,我们所谓的“信仰”就毫无意义可言。人类一切的信仰,无论是宗教,还是自然的信仰,是在动物属性的基础之上,内心所呈现出来的最有意义的东西。

“鼠疫”之所以最后能够战胜,与每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都分不开。这种坚持无关于政治,也无关于道德,而是人性当中最宝贵的“信仰”。无神论医生里厄,每天工作二十小时,他坚信,“看到瘟疫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只有疯子、瞎子或懦夫才会对瘟疫逆来顺受”。塔鲁从憎恶“父亲”的原则,反对英雄主义,认为英雄主义的社会改造会造成“合法”的谋杀。在他看来,医治社会的疾患,不应该是英雄主义,而应该是里厄这样脚踏实地、抓住当下的“真正的医生”。直到最后他对于社会改造之中,为了消除社会不公而“不择手段”,为了未来的人间天堂而摒弃当下的幸福,正是一种“合法”的谋杀。驱动内心的坚持与不断的变化的,恰恰是这个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最有意义的叫做“信仰”的东西。

这些在小说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人物,支撑他们的东西就是内心当中的“信仰”。当内心当中的信仰一旦发生了扭曲,或者动摇,则结果就变得完全不同。这便是小说带给我的第二个体验,在当下的疫情当中,真正在一线的人,其实并不在乎生死与名利,支撑他们的也同样是对自然的“信仰”,对对生命的崇高尊重,是人类的光辉所在。

空行  

空行  

体验三: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空行
这句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的,他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纵观世界人类发展史,无论是朝代更迭、经济发展活动,都在不断的重复过去。对于《鼠疫》所描写的故事一样,即便是110年前的中国鼠疫,还是17年前的非典。所有的历史教训都在重复着发生,而我们却从未从历史的教训当中吸取过任何教训。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后战胜灾难总结出各种“经验”,而忽视了“教训”本身。

说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拿小说里的故事,与我们正在发生的以及过去发生过的疫情作比较。而是面对这样的“疫情”,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似乎没有在基因中对其有所遗传“免疫”。而体现出来的结果却是惊人的一致,从来都是“不至于”、“不过如此”、“造谣生事”。在小说当中,奥兰政府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如此,与本次疫情的前期完美的契合。“隐瞒真相,以免造成群众的恐慌”、“不作为、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在关键时刻的自我保护,以及利用权利为自己谋生”,等等描述,在小说当中描绘的淋漓尽致。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

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政治制度与政治环境不可能一样,但是,所有的“混蛋”几乎都是一个德行。《鼠疫》之所以能获得法国的“批评奖”,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批判主义,更重要的是在小说创作的特殊历史背景时期,对更深层次的“政治批判”。就如同鲁迅的作品一样犀利。

空行  

空行   

体验四:灾难能取得胜利并非英雄主义,而是一个个平凡的“英雄”。

空行
《鼠疫》的全篇当中,作者都在传递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将英雄主义世俗化、普泛化。也就是说,作者本人对所谓的“英雄主义”保持着谨慎和敬畏的,这也是将“真相”还原的关键所在。

世界上有着非常多的文化作品、文学作品,以及历史资料都会将一个重要的事件的“取胜”归结于“英雄主义”。我本人肯定英雄主义的价值所在,就好比“见义勇为”这样的事,因为“见义”的本身与“勇为”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我既可以做一个旁观者,也可以做一个“勇为者”,这取决于“英雄主义”在个人心中的地位,那些“勇为者”自然是英雄主义的体现者。而一个公众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这个时候,我们有“旁观者”吗?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在这样的状态面前,每个人都能为整个灾难去的胜利作出贡献,这贡献无关大小,无关多少。

所以,我个人非常鄙视将“英雄主义”大旗扛起来再做事的方式。正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恰恰让更多的百姓觉得那些事情“与我无关”,甚至还会制造麻烦。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要让我们人类知道,在灾难面前,每个个体都是蝼蚁,但是蝼蚁只有凝聚力量,才能解决困难,战胜灾难。在一线的人员肯定是英雄,那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必须要在这样的时候冲在一线。在后方做好支援与供给的也是英雄,因为他们的支持才能让一线“弹药充足”。在家待着的也一样是英雄,因为他们至少保证了自己不增加病毒扩散的可能。

英雄本身就是旗帜,不需要在这样的时候,再由谁去扛起一面所谓的“英雄主义”旗帜。

空行  

空行   

体验五:当下的阅读体验最能感同身受。

空行  
在这次分享之前,我看过两遍。因为需要分享,我又读了第三遍。与前两遍相比,这次的阅读的感受最为真切,特别是在小说当中所描写出来的人的心理状态,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作为喜欢写作的人来说,总是习惯于将自我的感受与当下的社会形成对比与呼应,或者是将社会的一些现象反过来,作为自己的一种感受去描述。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一种不完全的感受,或者叫做“仅仅是你的感受”。在当前的境遇下,我们再去读《鼠疫》,就明显能感受到人在瘟疫,或者灾难面前,所能感受到的心理变化。

人类对于危险的反应显然没有动物灵敏。对于自然界的灾难,我们总是最后一个才感受到的,对待最开始出现一些“个例”总是不以为然。在这种时候,一旦有人灵敏的察觉到“危险来临”的时候,总会被多数人嗤之以鼻,或者以“制造恐慌”为由头而压制。而随后逐渐出现更多“危险”的时候,人们开始保持怀疑的态度在“观望”。原本应该在这个关键节点采取果断措施的ZF,往往离“危险”本身更远,而没有感受,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上下“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延误战机”。随时而来的“危险”爆发,则让人们迅速陷入恐慌之中。在恐慌的心态下,各种信息不假思索与判断的被传播,甚至在每一次的传播中加上各种各样的主观臆断,导致整个恐慌氛围加剧。在恐慌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习惯性的选择逃避与躲藏,各个阶层都会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权利,为自己的生存不择手段,从而制造了没有“资源和权力”可以利用的那部分人们的愤怒。

从不屑到怀疑,再到紧张、恐惧,直至愤怒,最后爆发,再归于平静,心理的变化能够从小说当中一步步感受到,也能够对应当下的疫情切身体会到。当然,现实情况比小说当中的描写显然要好一些。但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能够从各种渠道看到不同心理变化所反应出来的事实。

 空行  

 空行  

一本书能够带给我们的思考很有限,特别是自己阅读的时候,思考的东西就更加有限了。为喜欢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是希望通过分享产生交流与探讨,将不同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进行分享,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一本书、一件事、一场灾难带给我们的真相与教训。

我很喜欢加缪《异乡人》当中的一句话: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也希望下一次可以分享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