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这是“和而悦读会”的第13次分享。

“和而悦读会”由“和而不同”群友共同出品。

本文作者:练晓波

 

王小波这个人有些争议,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有很多的优秀作品。今天推荐给大家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是他的随笔杂文集。之所以没有推荐他的其他作品,比如《万寿寺》、《黄金时代》、《红拂夜奔》之类的,倒不是其他著作不值得推荐,而是这是一本随笔杂文集,其中的很多文章属于生活中很琐碎与随性的思考,这样的东西,或许会更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

书是在王小波逝世后出版的,而且有很多版本。从最早的1997年出版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个版本,其中的很多篇幅在不同的版本之间,有着不同的编排和删减。大概是2012年之后的版本,其中的相当篇幅都不见踪迹了。但是,后来又在一些版本中有少许篇章出现过。至于为什么,后面再讲。

(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沉默的大多数》为第一版。)

《沉默的大多数》的书名是其中的一篇同名文章。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被标题所吸引的。翻开书之后,才知道,我对标题的理解和文章真正表达的意思之间是有误解的。这种误解相信没有看过书的人,也许也会有。但是,王小波的这个“沉默”反过来看,或许会离事情的真相更近一些。

当然,除了上面讲的出版内容的不同,对于内容和标题之间的误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推荐大家去看的。就是这本书本来是随笔,一些文章在王小波生前其实已经发表过,比如他先后在《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开设了专栏,以撰写杂文为业。这些文章主要在1994年——1997年之间相继发表,大概占整本书的一半。但是,还有一些文章之前是未发表过的,而是其妻子李银河后期整理、交稿后发表的。对于文学来讲,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思考维度,会有很多种结果。我们需要也很有必要去倾听不同的声音,这也是“和而不同”最初的初衷。

随笔的感受会更真实

有我微信的朋友一定知道,我的朋友圈主要发的都是我自己的随笔。通常,我会在自己的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然后,配上几张自己拍的照片。这类随笔,无论是对照片发表我的想法的,还是我的想法配上精心挑选的照片,我都会很用心去看每一个人的留言,也同样很认真地一一回复留言。因为,这类东西是我真实的感受,看似是一些琐碎的思考,但一定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独立的思考。这样的东西,往往有着最真实感受。

虽然我也叫晓波,但我和王小波之间或许差的不只是一个李银河的问题。同样,这也不妨碍我和他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很多东西越是随性的表达,往往越接近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些经过加工整理的文字,或许夹杂着太多别人的想法。就拿他的《红拂夜奔》这本书来说,王小波有好几稿,但是,修改后的东西,一定是为了“出版”的需要来考虑和修改的,毕竟他的很多思想和表达方式与出版社的“利益”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这本书当中有一篇《思想与害臊》,是写他当年插队时候的所见所想,但是,这样的内容现在也一样存在。甚至,现在很多的上层都是拿着“思想”境界在做甄别的。还有就是一些所谓的“名流”的演讲,动不动就讲一些听不懂的屁话,似乎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划到思想境界高的那边去了。可问题是,真正的高境界都是通俗易懂的东西。于是,这让我想到了近些年搞的“词汇”,以此概括“核心价值”。我不知道老祖宗怎么看,反正我看着不是那么回事。

总之呢,我觉得这个随笔不错。

我对“沉默的大多数”的误解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很多时候,沉默的大多数就是在嘲讽那些懦弱、不敢勇于为正义和他人发声的人。还有就是因为纳粹屠杀犹太人,开始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到后来当枪口对准自己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或者是现在生活环境当中,一些人的选择了逆来顺受而的沉默,这样的人可能是大多数。这些应该是普遍人对于“沉默的大多数”的理解。

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所写的不是这么回事。我想,他想要表达的“沉默”或许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有点“半肚子墨水”和“一肚子墨水”的意思。或者说,张国荣那首《沉默是金》当中的歌词也有些接近这个意思。他在文章中举了好多的例子,说明的是不同情况下的沉默,这背后代表的也是不同的内容。

比如,他弟弟在特殊时期因为吃到了肉,而开心地跑出去大喊,被他父亲揍了一顿,言下之意是“肉还堵不上你的嘴吗”?还有就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很长一段时间不说话,后来忽然口授了很厚一本回忆录,然后就死掉了。这也是一种沉默,这种沉默有点像道家的“闭关修炼”。还有就是王小波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不说话,因为在特殊时期,他把那段时间在开会时候的“表态”和所写的“批判稿”称之为“捐税”。这些例子当中的“沉默”是不同的,在全世界,这样的沉默到处都有,但是,在中国会尤其的多。这沉默的背后,或许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或者说,这种“沉默”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那些删减的篇章或许更有意思

应该说,王小波的视角是很独特的,想象力也很丰富。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有很多的版本,后期的一些版本中,许多篇文章是被删除的,或者部分删除的(这里顺带说一下,推荐大家去看2012年之前的版本)。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大概有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版本(2002年再版),2006年北方文艺出版社的版本,2008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版本,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版本,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版本,201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2013年上海三联出版社的版本,201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版本,2014年群言出版社的版本,2015年中信出版社的版本,201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版本,2017年文化发展出版社的版本,2017年译林出版社的版本等等。

(2008年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沉默的大多数》,篇幅比较全)

很有意思的是,2013年上海三联书店再版的时候,很多内容也删除了。而且,还冠名是李银河主编的。其中被删除的《我看老三届》、《关于同性恋问题》、《摆脱童稚状态》、《拷问社会学》、《奸近杀》等等几十篇,很多篇章成为一些付费阅读的内容。其实,王小波在去世之前,大家只知道他的杂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小说。但这些被删除的杂文,可能比小说还有意思。因为,他自己都觉得在期刊发表有些“不妥”。后来,还是李银河把这些文章整理出版的。

之所以删除这些篇章,很多人说是因为这些篇幅涉“黄”涉“暴”。其实,我个人觉得不是。如果要说是因为这个原因,那早些年出版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更不会在了。 之所以现在没有了,大家想想时间节点,再想想王小波所经历的时间阶段和社会变革。所以吗,随笔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可能离真相更近。而那些东西,现在这个时候正在抬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拿现在很热的《方方日记》来讲。很多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政体都会有不同见解。但是,作为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来说,你选择相信那种就可以了。和而不同,守住自己的内心即可。